论坛: 一池萍碎 标题: 山居岁月之中医学习 复制本贴地址    
作者: baiyun [baiyun]    论坛用户   登录
  一、去除神秘心理,不要迷信经络穴位,不要迷信以数开方,不要迷信它无所不能。同时,也不要相信中医大师的传说。对脉诊也不要迷信,它也只是一种取象辨症辨病的手段。中医就是一种朴素辩证的方法。
  二、清楚了解中医里的经络五藏气血的本质。中医里的模型,取自回归周期与日期的匹配关系。分为二种:一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一对应关系;一种是取其模型,并不要求匹配。以上二种,并不能治病,只是取其“对治”方法。
  有病就有症,二者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。同病不同症,同症不同病,这就需要以象辨症,再辨病。就象是说:红色的水果,这是症象,有可能是苹果,也可能是火龙果,还可能是桔子。具体是哪个,需要以其他辅助象再次确认。这和预测中的道理是一样的。
  三、用自己熟悉可理解可控的模型来“对治”。模型大体上分为:1、营卫气血;2、八脉;3、十二经脉;4、五藏;5、其他如九部等。不需要全部掌握,只选择自己“喜欢”和能理解的一二种即可。就象是预测方法有很多种,只要掌握其中的一种,一样可以达到预测的目的。这里明确一下:预测模型本身,就是中医“对治”手段,二者无差无别。
  四、找到自己喜欢的模型后,深入研究它的变化,每种变化,都有一种对治方法,这样,就可以知道如何开方下药了。当然,这时知道的开方,仅是理论上的,不涉及对药性本身的了解。
  五、了解药性,对每种药,了解它的四性五味,了解它的主功能和辅功能。到了这种程度,就不会迷信什么古方和秘方了。只需要将常用的五十多种药了解透彻就可以。
  六、加大临床辨症辨病的能力,把理论落实。辨症辨病,不需要太复杂的理论,用中医教材上的方法即可。这时,不能象学模型一样,只找喜欢的,必须通学学通。当然,可以放弃复杂无序的方法,取直接了当的。
  七、把握药性,病人不是实验品,用药一定要严谨。不能找到一个方子,就盲目下药。
  八、提高品质修养,这点很重要。谎言说多了,总是得用其他的谎言来圆,最后就没有真话了。治病和金钱无关,一定要分清楚。只取份内应得的即可。


[此贴被 白云(baiyun) 在 11月03日10时25分 编辑过]

地主 发表时间: 14-10-25 23:32

回复: baiyun [baiyun]   论坛用户   登录
五行结构系统具有两种调节机制,一为正常情况下的生克制化调节机制,一为异常情况下的胜复调节机制。通过这两种调节机制,形成并保障了五行结构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循环运动。
克克我者为制,泻克我者为化。
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是五行结构系统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。
五行结构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自动调节机制为子母相及和乘侮胜复。
胜复的调节规律是:先有胜,后必有复,以报其胜。“胜气”重,“复气”也重;“胜气”轻,“复气”也轻。在五行具有相克关系的各行之间有多少太过,便会招致多少不及;有多少不及,又会招致多少太过。由于五行为单数,所以对于任何一行,有“胜气”必有“复气”,而且数量上相等。故曰:“有重则复,无胜则否”(《素问・至真要大论》),“微者复微,甚则复甚”(《素问・五常政大论》)。这是五行运动的法则。通过胜复调节机制,使五行结构系统整体在局部出现较大不平衡的情况,进行自身调节,继续维持其整体的相对平衡。

B1层 发表时间: 14-10-25 23:33

回复: baiyun [baiyun]   论坛用户   登录
中医里,“五味”,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,另加“淡”,不是指“味道”,而是指阴蔽所成的药性的轻重厚薄,即阴气滋生的程度。“淡”,为水满,意为阴生添满“闰位”。通“痰”,即五味至满,为“淡”。饮食文化中的“五味”,才是指“味道”。

  学中医和学易学一样,一定要清楚,五藏六腑,不是绝对概念,它们都是相对的。
  将五藏六腑理解成实体器官,已经是中医没落的主因。
  将五藏六腑理解成系统,但仅认为它们是有固定时位的,这只是普通中医理解的最高程度。
  只有清楚五藏六腑,它们之间的阴阳通变,把握住通变的进退,这才是真正的中医。
除了古书能看到真正的中医理论,后世,包括所谓的类似《四圣心源》、《类经》,皆是普通中医水平,严格讲,他们没入门

[此贴被 白云(baiyun) 在 11月06日03时36分 编辑过]

B2层 发表时间: 14-10-26 00:29

回复: baiyun [baiyun]   论坛用户   登录
        睡眠,即阴阳交合,阳入阴,阴乘阳的状态。
  天象上,即太阳行入地平以下(神藏)。四时类法,即冬藏。
  以阴合阳,即生;以阳合阴,即息。
  阳,五行为木火,以火为极;阴,五行为金水,以水为极。
  火,古人以心代称。水,古人以肾代称。
  所以,睡眠不好,即水火不交,心肾不合。
  很明显,心肾是“一对”,肾水如果虚,即凝藏的力量不足(也可理解为“水位”偏低),或者心火虚亢(也可理解为气虚偏高),这样,心肾水火不交,人就失眠。
  另外,人的精神左右“心火”,焦虑时,心火上浮,同样会导致失眠。
  心肾不合,是睡眠不好的主因。其他因素也可导致睡眠问题,如“肝”和“肺”。“肝”是阳升之位,阴中阳化血为气(此处与中医说法不太一样),滋养身体;阳中阴化气为血,贮藏备用。“肺”是阴降之位,阴中阳宣气充阳,阳中阴化气为血。如果气血不合,气亏血虚,间接导致心肾问题,一样会出现睡眠问题。
  上边这段,估计学中医的人也会看晕。看晕的原因,就是因为对五藏是什么不清楚。
  不要认为“心”是“心”,“肾”是“肾”,某种意义上讲:心就是肾,肾就是心,心阴即肾阳,二者同出而异名(心阴出于水,肾阳出于火);心阳与肾阴又不同,二者异名而异出。肝肺的道理同样。
  现在可以细化:睡眠不好,不能仅看到“心肾不交”,心肾不交,原因一是心阴;二是肾阳;三是心阴与肾阳;四是心阳;五是肾阴;六是心阳与肾阴。这六种原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,才是“心肾不交”,而不能仅笼统地称为“心肾不交”,这样的对治,成功率仅六分之一。当然,有的药是双效的,即使如此,成功率也只是一半左右。所以,不对症对病的下药,就是碰大运了。
  如果再考虑肝肺辨证,复杂程度可以想见。
  同时,还有脾胃理气的原因。


[此贴被 白云(baiyun) 在 11月07日23时31分 编辑过]

B3层 发表时间: 14-11-03 10:25

回复: baiyun [baiyun]   论坛用户   登录
甲己合化土、乙庚合化金、丙辛合化水、丁壬合化木、戊癸合化火
申子辰合水,寅午戌合火,巳酉丑合金,亥卯未合木。

B4层 发表时间: 14-11-03 10:28

回复: baiyun [baiyun]   论坛用户   登录
六十甲子纳音表五行歌
  甲子、乙丑――海中金,丙寅、丁卯――炉中火。
  戊辰、己巳――大林木,庚午、辛未――路旁土。
  壬申、癸酉――剑锋金,甲戌、乙亥――山头火。 
  丙子、丁丑――涧下水,戊寅、己卯――城头土。
  庚辰、辛巳――白蜡金,壬午、癸未――杨柳木。
  甲申、乙酉――泉中水,丙戌、丁亥――屋上土。
  戊子、己丑――霹雳火,庚寅、辛卯――松柏木。
  壬辰、癸巳――长流水,甲午、乙未――砂石金。 
  丙申、丁酉――山下火,戊戌、己亥――平地木。 
  庚子、辛丑――壁上土,壬寅、癸卯――金箔金。
  甲辰、乙巳――灯头火,丙午、丁未――天河水。
  戊申、己酉――大驿土,庚戌、辛亥――钗钏金。
  壬子、癸丑――桑柘木,甲寅、乙卯――大溪水。
  丙辰、丁巳――沙中土,戊午、己未――天上火。 
  庚申、辛酉――石榴木,壬戌、癸亥――大海水。

B5层 发表时间: 14-11-03 10:29

回复: baiyun [baiyun]   论坛用户   登录
枇杷叶是一味君药,不要把它当臣药或佐药使用,这个药好比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,却不显山不露水,常人都不知道它的妙处,此物能降十二经脉之逆气,能化十二经脉之热痰,逆气降、痰热除,很多怪病不治自愈。


[此贴被 白云(baiyun) 在 11月06日03时32分 编辑过]

B6层 发表时间: 14-11-06 03:28

回复: baiyun [baiyun]   论坛用户   登录
“我今天给你讲讲人身气化的过程!”张道长将我带到屋角的灶边。
“你看这蒸饭的灶!灶里的火好比人之肾阳,锅里的水好比人之肾阴,而这蒸笼好比人之三焦,最上面一层为上焦,中间一层为中焦,最下面一层为下焦;锅里的水在火的燃烧下沸腾,产生蒸汽徐徐上升,形成上焦如雾、中焦如沤、下焦如渎的状况!”
“如果灶里没火,则水不能化汽,饭自然蒸不熟;如果锅里没水,也不能产生蒸汽,饭也蒸不熟;如果中间这一层半生不熟,蒸汽上不上去,就算最下面一层焦糊了,最上面一层也熟不了啊!”
“人体也是一样啊!肾阳虚的病人,不能气化,气也不能到达上焦,所以经常口干舌燥,喝再多的水也止不住渴!很多糖尿病初期都是这样的,水喝多了,肾阳又不能化气,代谢也差了,水停在体内,造成身体喝水也长胖!”
“肾阴虚的病人也会口渴,喝水后口渴症状很快缓解,但这些病人容易上火,吃下火药当时管用,长时间吃会导致肾阴阳两虚,就不好治了,这种病人补补肾阴,养养阴份就可以了!”
“脾胃在中焦,胃主降、脾主升,一升一降,中焦如沤,下焦所化之气才能上达上焦,如果脾胃郁塞,升降失常,就如同这蒸饭一样了,中间半生不熟,上面一层是没法熟的,这样的病人也会口渴,调理脾胃就好了!”
“在看着,蒸笼最顶上是个盖子,就好比人的肺――华盖之府,没了这个盖子,饭也蒸不熟,锅里产生的气都给漏掉了,上升来的蒸汽温度变低后,变成水,这个盖子正好使其向下,沿着蒸笼壁向下流,流到锅里。在人体也是一样的,下焦产生的气,通过肺的肃降,最终变成水液通过三焦水道,进入膀胱,产生小便……”
我站在灶前,看着灶里的火正在燃烧,锅里的蒸汽徐徐上升,这些平平常常的东西,现在突然变得神奇起来。道长的一番话,如同醍醐灌顶,让我惊呆了,我突然明白了很多疾病形成的病机……

[此贴被 白云(baiyun) 在 11月06日03时32分 编辑过]

B7层 发表时间: 14-11-06 03:30

回复: baiyun [baiyun]   论坛用户   登录
陈远公《辨证奇闻》传为傅青主所述,为五行辨证典范之作,或为扁鹊、华佗支流余脉,用药味数少而药量重,愚早年尝多所取法。其《本草新编》亦别具只眼,可与《辨证奇闻》并观。
三七生

B8层 发表时间: 14-11-07 23:32

回复: bedlamite [bedlamite]   版主   登录
多学学,找个机会帮俺看看

B9层 发表时间: 14-12-23 01:44

论坛: 一池萍碎

20CN网络安全小组版权所有
Copyright © 2000-2010 20CN Security Group. All Rights Reserved.
论坛程序编写:NetDemon

粤ICP备0508728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