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: 电脑门诊 标题: 打算装机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! 复制本贴地址    
作者: BearKing [bking]    版主   登录
转载qcq2003的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 CPU
在讨论 CPU之前,我想先说明一下,目前论坛上AMD的FANS极多,且不乏盲目支持者。如果因为这个帖子而引起新一轮的漫骂争论是我 不愿意看到的。我可以保证,以下的话均是处于中立立场分析的。

论坛上很多朋友一看求助配置单的,想也不想就开 AMD的。对于一些本来想配INTEL的还力劝他们转用AMD。久而久之,有的朋友甚至形成了INTEL纯粹是个骗子的想法。我 先从配机的角度来分析。实际上,以下两种情况是不应当推荐AMD的 .

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讲,你的应用是上网,处理一些文档,看一些电影,学习一下什么东西,做一下简单的视频音频处理的,我觉得你的第 一选择应当是赛羊(北木核心)。其次才是AMD的XP。

理由1 可以选择转速较低的风扇,保持环境的安静,可以选择准系统。适合散热条件较差的小型机箱。对于普通机箱功率不高的电源来说也减轻 了负担,电源发热量会减少。
理由2 就是赛羊2.0的超频性能极佳,很多可以在好的主板配合下超到2.8 3甚至3.0。高频率在视频音频流的处理中带来的优势是比较大的。

而对于高级图形处理的用户,同样应当首先推荐 INTEL的CPU。这里就要牵涉到指令集的分析了。大家都知道,目前的指令集有MMX,SSE,SSE2,3DNOW+等四种 。而对于BARTON核心的CPU来说,它对SSE的支持是间接的,也就是说它如果想取用SSE2的指令集,中间必须有一个转化 过程,这也就是为什么有“AMD对SSE系列指令集支持效率低下”的说法。更不利的是,它不支持SSE2指令集,所以对视频音频 流编码处理的性能是比不上P4的。而对于PRESCOTT来说,它支持的SSE3在 SSE2的指令集上增加了13条新指令,其中包括一条专门针对视频解码的指令。当然,PRESCOTT的对手不是BARTON。 但请注意,ATHLON 64所支持的指令集也仅仅是SSE2。而且同样是间接的,低效率的支持。

说到指令集的重要性,可能有的朋友还不够理解。我们知道 CPU分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,其中一级缓存其实是分成了两部分: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。容量原来分别是一级缓存的一半,后来在P4 中有一定变化。一级缓存在计算机中所处的地位,就相当于办公桌在办公室中 所处的地位。CPU需要的数据或指令,首先是在一级缓存中寻找。所以指令对于计算机处理任务的作用是非常大的。

一般而言,如果一个软件的程序代码没有经过优化,那么在 XP下使用它会比在P4下使用快的多。但程序如果经过SSE2指令集优化后,P4要快于XP。但目前绝大多数的设计类程序都经过 了对SSE2指令的优化,所以对于设计类用机而言,选用INTEL的处理 器要比选用AMD的明智得多。

指令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。数据流量则是另一个方面。由于P4提供6.4GB/S的数据流量带宽,所以在大数据量应用中同样占据很大优势。

说到这个因出关于CPU的第2个话题:800FSB和双通道DDR和HT技术是否绝配。

很多朋友都觉得 INTEL推出HT技术纯粹是嚼头,是中看不中用的东西,以此来说明INTEL是JS。那么HT技术是否真的中看不中用呢?请大 家看看

一 对DDR400双通的分析:
首先说说CPU的工作原理之一:分支预测和推测执行技术
CPU工作的方式可以由流水线来形容。由于程序中的条件分支,是根据程序指令在流水线处理后才执行的。当CPU等待指令结果时, 流水线也在处于空闲状态等待分支指令。这就会出现始终周期的浪费。为了避免或者减轻这种浪费,CPU都采用了分支预测和推测执行 技术就是说CPU在前条指令结果出来前就预测下一条指令分支取向是否会转移,那么就可以提前执行相应指令,避免流水线的空闲等待 。
但是,如果分支预测错误,就必须把已经装入流水线的指令和结果全部清楚,再装入正确指令重新处理。这样速度反而更慢。可能浪费至 少28个时钟周期。

然后我们换个角度谈。大家都知道, INTEL采用的是Netburst的微架构。这个架构的特点是:若要提高执行的效率,必须得到足够多的数据流,以便在P4的2 0级流水线出现预测错误时能够快速重新获得数据进行运算。所以,我们可以知道采用双通道内存对 于P4的800FSB来说不仅是刚好合适,简直是解其燃眉之急!事实上,AMD也承认它的带宽过低对性能有一定影响,所以ATH LON64 采用Hypertransport总线来代替我们最常见到的FSB总线。新总线带宽6.4GB/s,就是说是目前BARTON的 两倍

二 对HT技术的分析
在运行大型商务软件时,处理器有70%的时间是处于空闲状态的,这是一个惊人的低下效率。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是两中方法,一是调度 线程,一是硬件欲取。第二个我在上面已经介绍,那么调度线程是什么呢?就是说当CPU当前处理的线程处于等待状态时,让其处理另 一个线程,知道这个线程也停下来后再转做其他线程。从理论上讲,虽然不会对某条流水线执行效率有任何提高,但无形中提高了整个C PU的工作效率。所以对于“HT是否有用”的问题,我的回答是肯定的: 有!

也许大家会问,为什么在平时应用中体会不到有 HT和没有HT的差距。其实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答案。必须是在大数据量应用中,我们才可能体会出这个差别。这也是为什么在商 业测试中INTEL总是占据上风的答案。而平时我们所用的软件,所玩的游戏,所做的事, 也许只需不多的流水线就能完成,所以HT对我们的影响不大。但是,不大不代表没有效果,这不能成为我们说“INTEL是骗子”的 理由!


2 主板和显卡。

为什么要把主板和显卡拿在一起说,因为我想说的重点是关于AGP 8X的问题

很多朋友是比较看中 AGP8X的。和AGP4X相比,8X提供更高的带宽,更宽的数据传输路径,确实是很不错的技术。不过据我观察,目前论坛上的意 见是分成了完全对立的两种,一种说完全没有必要,另一种则是认为很有必要 .

那么到底是怎么个说法呢?
我们先来看下显卡工作原理。从大家买显卡的主要用途之一游戏(实际上做图等显卡应用原理是一样的)说起:在我们玩大型3D游戏时 实际上所需要的材质和纹理数据已经被送到了显存中了,开始游戏后,显卡和CPU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以顶点数据和指令为主,这就是A GP总线所起的作用。很明显,这些数据指令是远远没有材质和纹理数据那么大的。这说明什么呢?如果一个显卡没有极强的几何变换速 率,和优秀的渲染引擎等特效处理能力,那么再多的显存也是白搭。比如XABRE和FX5200。其实5200的特效能力是比XA RBE强的,只是和5600甚至更高的5800,5900相比,它省略的特效处理如色彩缓存压缩,Z缓存压缩等,决定了它同样比 较需要高带宽的AGP接口从而方便从内存中频繁读取数据。所以对于比较低端的显卡来说,AGP 8X确实是能够有效提升它们的性能的。
而对于FX5900,R9800这些超级显卡来说,更大的显存比接口的快速率更要重要。因为它们不需要和内存频繁交换数据。对于 它们来说,大显存比AGP8X其实更有实用性.


根据INTEL芯片组计划,今年的新芯片组会支持PCI-EXPRESS X16接口以取代AGP8X,所有的PCI插槽也会被PCI-EXPRESS X1取代。也就是说,PCI和AGP实际上已经接近走完了他们该走的路了。

在显卡的选购中,同样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有的朋友图便宜选用64bit显存的显卡。可以说,带64bit 128MB的显存的显卡性能是比不上128bit 64MB显存的显卡的!因为显存频率降低一半意味着显存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通道减少一半。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,对于MX440等 级别的显卡来说,这种减少是比较致命的!实际上性能的下降会在35%-50%之间。可谓得不尝失。

3 硬盘
SATA硬盘可谓近期大家关注的焦点。SATA1.0就提供150MB/S的带宽。2.0则提供高达300MB/S的带宽!所以 最近论坛上出现了6000左右的预算就想选用SATA的朋友。那么SATA真的如它所说的那么优秀吗?

让我们来看看决定硬盘速度的指标:
1) 硬盘转速。2)平均寻道时间 3)外部数据传输率 4)内部数据传输率

其中与我们的疑问有关的是3和4。
最大外部传输速率就是接口速率,也就是有SATA接口提供的。这是硬盘通过接口与主机之间的传输速率。
内部传输速率则是指磁头与磁盘缓存之间的最大数据传输率。这个速率往往低于外部传输速率。PATA时代就是如此,SATA时代更 不用说。
当我们用上SATA时,大家就会知道出现的情况是什么了:在接口处数据以极高速度写入缓存,却在缓存中堆积,因为硬盘内部的读取 无法达到与数据写入缓存相对应的速度!实质上的速度提高没有?没有!

也就是说,现阶段在硬盘技术没有得到革命性发展的情况下用SATA硬盘并不能享受到应有的快速。以前说的通过桥接芯片无法达到S ATA应有的性能,实际上,通过原生芯片好不了多少。目前的原生SATA在接口处同样要经过串行转并行的信号转换,同样影响速度 。如果你不是很有米,又很希望体会新性能的话,最好还是放弃对SATA过高的期望。


4 声卡
。目前声卡在本区的问题不太突出,因为很多朋友都是选用的集成声卡。我们推荐也基本上是推荐集成声卡。但我想说明一点。推荐集成 声卡不代表集成声卡比外接声卡好!
由于AC97 CODEC被应用在主板上,特别是还有NV的APU这样的整合声卡产品,在功能和性能上,他们已经超过了许多低档声卡。但是,他 们也只是满足了人们的听觉的基本要求。实际上目前集成声卡设计上的弊端与不合理性仍然存在,比如用的CODEC较差,而且他们的 音质与中等声卡相比仍有差距。
不要不重视CODEC。这是多媒体数字信号编解码器的简称。解码的好坏其实直接关系到传出来音质的好坏。因为它直接对音频信号进 行转换,这其中任何损失都是致命的。

还要提醒一点的是,并不是说低档声卡就没有好处。比如从功放音量及稳定度讲
从频响曲线、信噪比及互调失真等指标来说,板载的AC'97声卡和中低档硬声卡确实差别不大,有的甚至超过了低档硬声卡。但是有 的软声卡本身是不带功放的,这意味着音量方面不会让人很满意。CS一类射击游戏对音效定位要求较高,而很多人是戴耳机来玩的,对 于CS的FANS来说,这是非常痛苦的事。而且如果你想超频,集成声卡的承受非标准外频的能力很多比不上外接声卡。

5 显示器
先说CRT显示器。

现在的 CRT显示器市场非常成熟,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动荡。大家的目光也基本定格在了一些大的名牌厂商身上。只是在平时推荐机器时,我发 现有的朋友对一些技术指标,高亮等“卖点”比较在乎。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误区。
先说技术指标。实际上对于显示器来讲,行频场频的参数比带宽更重要。对于17‘的显示器来说,能在1024*768下上到85H Z(这个就是场频)已经足够保护眼睛。没有必要追求更高的刷新率。
所谓带宽是显示器视频放大器通频带宽度的简称,一个电路的带宽实际上是反映该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。带宽越宽,惯性越小,响 应速度越快,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,信号失真越小,它反映了显示器的解像能力。带宽低,则信号失真太大,带宽高,会造成不必要 的浪费。这是因为带宽达到一定值后若再增加,对某一频率的信号来说其波形的改善十分有限,而为增加带宽所付的代价却非常昂贵,所 以要折衷考虑。

什么是行频呢:行频又称为 “水平扫描频率”,指电子枪每秒在荧光屏上扫描过的水平线数量,等于“垂直分辨率x场频”(画面刷新次数)。显而易见,行频是一 个综合分辨率和场的参数,它越大就意味着显示器可以提供的分辨率越高,就是说,行频分别与场频、分辨率 成正比,场频越高或者水平线数越多,要求的行频也越高。反过来说,行频越高,则允许显示器分辨率可变范围越大,场频也越高,显示 器越好. 所以行频才是全面公正体现一台显示器性能的因素。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显示器甚至不标带宽的原因

再说高亮。实际上 500流明基本上就是显示器的极限亮度了。我们一般用电脑都是离显示器很近的,这点决定了显示器不需要多高的亮度。过近得看高亮 屏幕甚至更坏眼睛。

总的来说,显示器的好坏,最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色彩,聚焦,几何等显示质量上。参数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那么重要的。

我们再来看LCD方面。
很多人对2500以下的LCD比较感兴趣,他们觉得只要是LCD就比CRT好,这是错误的看法。LCD的图象显示效果是绝对比不 上CRT的,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专业制图工具都是CRT的原因。还有,2500以下的LCD大多是国内厂商,质量不能保证。为什么 这样说呢?
首先,虽然目前生产LCD的厂商非常多,但是有能力生产LCD面板的厂商却只有几家,如飞利浦,三星,友达,LG,SHARP, 三洋,NEC,FUJI,IBM等。目前2500左右的LCD,除三星,飞利浦等自有品牌外,基本采用的是友达或者三洋的面板。 如MAG和纯净界用的三洋,BENQ用的是友达。这两种面板质量是属于“第3档次”,质量无法和SONY,飞利浦,SHARP( 第2档次)等相比。(韩系基本是第2档次)第1档次则是IBM,NEC,FUJI。
其次,我们知道对于一个面板生产商+产品供应商来说(SONY,飞利浦,三星,LG,SHARP均属于此类),好的产品首先是留 给自己用,其次再大规模提供给自有品牌厂商用于OEM制作(如VIEWSONIC),最后才是提供给只有LCD组装线的厂商。这 类厂商进货量小,进货价格高。可实际上在市场上却是低价格的代表。之中差价哪里来?自然就不言而喻了。

所以对于希望选购 LCD的朋友来说,选购名牌产品其实是对你自己负责。而目前15寸的LCD名牌,如PHILIPS等最低端的也是2500左右。 因此,我本人是极不推荐2500以下的LCD的。
另外提醒一下,目前大多数响应时间在16ms以下的LCD都用的友达面板,显示质量其实是比不上响应时间在25ms左右的LCD 的。

谈完了面板问题,我们来说说LCD显示图象的问题。
LCD本身的显示原理决定了其只能显示18位色(即256K色)的图象,与CRT相比不占任何优势。不过LCD通过改内部插值运 算电路来完善18位以上的色深显示效果,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FRC仿真显示技术。现在的FRC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了,我们在LCD 上看通过FRC运算出来的32位色彩只用肉眼其实基本感觉不到差别了。所以对于一般家庭应用,LCD已经能够胜任了。



地主 发表时间: 04-04-15 23:45

论坛: 电脑门诊

20CN网络安全小组版权所有
Copyright © 2000-2010 20CN Security Group. All Rights Reserved.
论坛程序编写:NetDemon

粤ICP备05087286号